国产宅男网站在线|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亚洲中精品级在线|午夜福利AA毛

  • <dd id="gf5jf"><th id="gf5jf"></th></dd>

    <cite id="gf5jf"><label id="gf5jf"></label></cite>
  • <div id="gf5jf"><listing id="gf5jf"></listing></div>
    學(xué)習(xí)啦>學(xué)習(xí)電腦>操作系統(tǒng)>Linux教程>

    每天一個Linux命令之cp命令詳解

    時(shí)間: 佳洲1085 分享

      Linux系統(tǒng)的cp命令是copy的縮寫,意思就是復(fù)制。下面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每天一個Linux命令之cp命令詳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每天一個Linux命令之cp命令詳解

      cp命令用來復(fù)制文件或者目錄,是Linux系統(tǒng)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一般情況下,shell會設(shè)置一個別名,在命令行下復(fù)制文件時(shí),如果目標(biāo)文件已經(jīng)存在,就會詢問是否覆蓋,不管你是否使用-i參數(shù)。但是如果是在shell腳本中執(zhí)行cp時(shí),沒有-i參數(shù)時(shí)不會詢問是否覆蓋。這說明命令行和shell腳本的執(zhí)行方式有些不同。

      1.命令格式:

      用法:

      cp[選項(xiàng)]...[-T]源目的

      或:cp[選項(xiàng)]...源...目錄

      或:cp[選項(xiàng)]...-t目錄源...

      2.命令功能:

      將源文件復(fù)制至目標(biāo)文件,或?qū)⒍鄠€源文件復(fù)制至目標(biāo)目錄。

      3.命令參數(shù):

      -a,--archive等于-dR--preserve=all

      --backup[=CONTROL為每個已存在的目標(biāo)文件創(chuàng)建備份

      -b類似--backup但不接受參數(shù)

      --copy-contents在遞歸處理是復(fù)制特殊文件內(nèi)容

      -d等于--no-dereference--preserve=links

      -f,--force如果目標(biāo)文件無法打開則將其移除并重試(當(dāng)-n選項(xiàng)

      存在時(shí)則不需再選此項(xiàng))

      -i,--interactive覆蓋前詢問(使前面的-n選項(xiàng)失效)

      -H跟隨源文件中的命令行符號鏈接

      -l,--link鏈接文件而不復(fù)制

      -L,--dereference總是跟隨符號鏈接

      -n,--no-clobber不要覆蓋已存在的文件(使前面的-i選項(xiàng)失效)

      -P,--no-dereference不跟隨源文件中的符號鏈接

      -p等于--preserve=模式,所有權(quán),時(shí)間戳

      --preserve[=屬性列表保持指定的屬性(默認(rèn):模式,所有權(quán),時(shí)間戳),如果

      可能保持附加屬性:環(huán)境、鏈接、xattr等

      -R,-r,--recursive復(fù)制目錄及目錄內(nèi)的所有項(xiàng)目

      每天一個Linux命令之cp命令實(shí)例

      實(shí)例一:復(fù)制單個文件到目標(biāo)目錄,文件在目標(biāo)文件中不存在

      命令:

      cplog.logtest5

      輸出:

      [root@localhosttest]#cplog.logtest5

      [root@localhosttest]#ll

      -rw-r--r--1rootroot010-2814:48log.log

      drwxr-xr-x6rootroot409610-2701:58scf

      drwxrwxrwx2rootroot409610-2814:47test3

      drwxr-xr-x2rootroot409610-2814:53test5

      [root@localhosttest]#cdtest5

      [root@localhosttest5]#ll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1.log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2.log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3.log

      -rw-r--r--1rootroot010-2814:53log.log

      說明:

      在沒有帶-a參數(shù)時(shí),兩個文件的時(shí)間是不一樣的。在帶了-a參數(shù)時(shí),兩個文件的時(shí)間是一致的。

      實(shí)例二:目標(biāo)文件存在時(shí),會詢問是否覆蓋

      命令:

      cplog.logtest5

      輸出:

      [root@localhosttest]#cplog.logtest5

      cp:是否覆蓋“test5/log.log”?n

      [root@localhosttest]#cp-alog.logtest5

      cp:是否覆蓋“test5/log.log”?y

      [root@localhosttest]#cdtest5/

      [root@localhosttest5]#ll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1.log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2.log

      -rw-r--r--1rootroot010-2814:46log5-3.log

      -rw-r--r--1rootroot010-2814:48log.log

      說明:

      目標(biāo)文件存在時(shí),會詢問是否覆蓋。這是因?yàn)閏p是cp-i的別名。目標(biāo)文件存在時(shí),即使加了-f標(biāo)志,也還會詢問是否覆蓋。

      實(shí)例三:復(fù)制整個目錄

      命令:

      輸出:

      目標(biāo)目錄存在時(shí):

      [root@localhosttest]#cp-atest3test5

      [root@localhosttest]#ll

      -rw-r--r--1rootroot010-2814:48log.log

      補(bǔ)充:每天一個命令之cp命令其它用法

      ♦ cp afile afile.bak —— 把文件 afile 復(fù)制為新文件 afile.bak。

      ♦ cp afile /home/bible/ —— 把文件 afile 從當(dāng)前目錄復(fù)制到/home/bible/目錄下。

      ♦ cp * /tmp —— 把當(dāng)前目錄下的所有未隱藏文件復(fù)制到/tmp/目錄下。

      ♦ cp -a docs docs.bak —— 遞歸性第把當(dāng)前目錄下的 docs 目錄復(fù)制為新目錄 docs.bak,保持文件屬性,并復(fù)制所有的文件,包括以句點(diǎn)開頭的隱藏文件。為了方便起見,-a 選項(xiàng)暗含 -R 選項(xiàng)。

      ♦ cp -i —— 如果要把文件復(fù)制到已經(jīng)存在的一個相同的文件的目錄下,默認(rèn)時(shí),舊文件將被覆蓋。 -i 選項(xiàng)可以讓命令交互,換句話說,在覆蓋之前詢問用戶。

      ♦ cp -v —— 帶有 -v (verbose)選項(xiàng),cp命令將告訴用戶正在做什么。很多Linux命令都帶有具有相同意義的 -v 選項(xiàng)。

    364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