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宅男网站在线|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亚洲中精品级在线|午夜福利AA毛

  • <dd id="gf5jf"><th id="gf5jf"></th></dd>

    <cite id="gf5jf"><label id="gf5jf"></label></cite>
  • <div id="gf5jf"><listing id="gf5jf"></listing></div>
    學習啦——考試網(wǎng) > 學歷類考試 > 高考頻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語文 >

    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題目

    時間: 德豪21 分享

      高考語文古詩文試題命題具有科學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題目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題目

      【2002年北京卷】

      16.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6分)

      登顴雀樓 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p>

      A.詩人的視角在前后兩聯(lián)發(fā)生了轉(zhuǎn)換,前一聯(lián)寫俯視所感,后一聯(lián)寫縱目所望。

      B.前一聯(lián)真實客觀地寫出了顴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聯(lián)以天垂四野、黃河奔向遠方山谷的壯闊景象,映襯出顴雀樓的雄偉氣勢。

      D.運用對偶,給人以工整勻稱的美感,這是本詩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E.全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登上顴雀樓憑高四望時胸中所涌起的壯志豪情。

      (2)唐代詩人王之渙曾經(jīng)寫下一首著名的同題詩作,與暢當?shù)脑娤啾?,王之渙的詩顯然更勝一籌。你認為王之渙詩的優(yōu)勝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答:

      【2003年北京卷】

      17.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第(1)&mdash;(2)題。(6分)

      江樓舊感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p>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達詩人登臨江樓、眺望江月時內(nèi)心涌動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說約好同來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隱隱流露出詩人的遺憾。

      C.“同來”與“獨上”相對照,反襯出詩人此時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將今年與去年觀賞江月的情景關聯(lián)起來,點明題旨,深化了意境。

      E.全詩主要表達詩人對去年所見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無限感懷。

      (2)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闭堉赋鲞@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

      答:(體裁)

      (內(nèi)容)

      (寫法)

      【2004年北京卷】

      12.讀下面的詩,完成(1)&mdash;(2)題。(4分)

      紅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情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

      (3)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5分)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

      【2005年北京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mdash;③題(7分)

      夜游宮 記夢寄師伯渾①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傧铝袑υ~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雪曉清笳亂起”句突出了邊地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

      B.“想關河”中的“想”是“推測”、“猜想”的意思。

      C.“雁門西,青海際”兩句,代指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qū)。

      D.“漏聲斷”中“斷”,是斷斷續(xù)續(xù)的意思。

      ②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鐵騎無聲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與聲勢的浩大。

      B.詞的上片寫夢境,下片寫夢醒后的情境和感想,銜接自然,結(jié)構緊湊。

      C.“清笳亂起”和“鐵騎無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手法巧妙。

      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漏斷”、“月斜”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意境。

     ?、墼~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3分)

      相同點:

      不同點:

      【2006年北京卷】

      1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

      移居(其二)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注釋:將:豈 紀:經(jīng)營。

      (1)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shù)膬身検?3分)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

      (2)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請具體說明表現(xiàn)了什么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xiàn)的?(4分)

      【2007年北京卷】

      12.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mdash;③題。(7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釋:①選自《詩經(jīng)&bull;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f&uacute;yǐ):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eacute;):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eacute;):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佟对娊?jīng)》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1分)

     ?、谶@首詩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采集野菜的勞動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2分)

     ?、矍叭俗x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4分)

      【2008年北京卷】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傧铝袑υ娋涞睦斫?,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排遣。

      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谔斓卮娓文懀介嗶W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里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垡话阏J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4分)

      【2009年北京卷】

      12.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mdash;③題。(10分)

      西江月 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

      張孝祥①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 岳陽樓上。

      注:①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人信中提到:“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p>

     ?、诓ㄉ瘢核?。 ③準擬:準定。

     ?、?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一、二句點明行船的季節(jié),描寫洞庭湖上風浪未起時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觀想象色彩,“鱗鱗細浪”實際指滾滾波濤。

      C.五、六句寫明日風向一轉(zhuǎn)便可順風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關系呢?

      D.七、八句寫作者期盼到岳陽樓上聽水下傳來的《霓裳》曲。

      ② 這首詞的風格與宋代哪兩位詞人比較接近?這種風格的詞人屬于哪一流派?(3分)

     ?、?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怎樣的胸懷對待風波險阻的?舉出兩處具體描寫,略作分析。(5分)

      【2010年北京卷】

      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3)題。

      古風(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鹓鸞③。

      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暉:落日余暉。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傧铝袑Ρ驹姷睦斫猓徽_的一項是(  )

      A.前四句,寫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fā)的基調(diào)。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鹓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诮Y(jié)合全詩,簡述結(jié)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011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13題。

      示秬秸① 張 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繞街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注:①秬秸:張耒二子張秬、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nèi)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diào),生動形象并富于童趣。

      C.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擔憂餅冷難賣。

      D.作者在詩的最后,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了本詩的題旨。

      (2)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而富有韻味,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13.這首詩是張耒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請對其中的教育內(nèi)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2012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

      柳 堤 [明]金 鑾

      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

      十里籠晴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

      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0.(7分)

     ?、傧铝袑Ρ驹姷馁p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一、二句點題,寫“春江”暗含江邊之“堤”,寫“密樹”點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題,“十里”承“春江”,寫堤長;“千條”承“密樹”,狀柳茂。

      C.三、四句寫柳堤晴日的靜景,五、六句寫雨天的動景,以靜寫動,借靜襯動。

      D.“啼鶯”“飛燕”“風暖”“落花”具體生動地描繪出暮春時節(jié)的美麗景色。

     ?、谟瓯緹o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表達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手法。下列詩句中“香”字的運用與本詩類似的兩項是(  )(4分)

      A.花經(jīng)宿雨香難拾,鶯在豪家語更嬌。(唐&bull;鄭谷《闕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宋&bull;楊樸《莎衣》)

      C.幾經(jīng)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錯。(宋&bull;劉子翚《海棠花》)

      D.燕子來時春雨香,燕子去時秋雨涼。(元&bull;楊維楨《燕子辭》)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塵香雨潤如膏。(明&bull;邱濬《都城春日》)

      11.這首詩運用了由景及理的寫法,這種寫法在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等詩中也有體現(xiàn)。任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也可選取其他詩作,具體說明其中景和理的內(nèi)容,并分析景理之間的關系。(不少于150字)(10分)

      [2013年北京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②題。

      古風(其十)李白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

      注釋:①魯連: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他說服魏與趙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趙國重臣。

     ?、傧铝袑Ρ驹姷睦斫?,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四句與曹植詩句“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運用比喻的方式表達贊譽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嘆魯仲連的功績?nèi)缤鸵渖降奶栆粯訉⒈缓笕藵u漸遺忘。

      C.本詩最后兩句,以“澹蕩人”與開頭的“倜儻生”相呼應,意在表明詩人的志趣。

      D.李白在詩中盛贊了魯仲連的高風亮節(jié),并把他引為“同調(diào)”,內(nèi)容顯豁,感情深摯。

      ②前人評此詩:“此托魯連起興以自比。”結(jié)合詩句,談談李白借魯仲連表達了自己怎樣的人生理想。

      【2014北京卷】

      14.閱讀下面詩歌,完成①&mdash;③題。(12分)

      奉陪鄭駙馬韋曲【1】

      杜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

      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注釋:【1】韋曲:唐代長安游賞勝地,杜甫作此詩時,久住于長安而未得一官。

     ?、傧铝袑Ρ驹姷睦斫?,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園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該盡情飲酒。

      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節(jié)極力狀寫韋曲的夏日景色。

      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對“愛煞人”的反說,有曲折之妙。

     ?、?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盛衰之感,下列詩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兩句是(4分)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mdash;&mdash;唐&bull;羅隱 《寄南城韋逸人》

      B.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mdash;&mdash;宋&bull;張炎《高陽臺&bull;西湖春感》

      C.莫嗟韋曲花無賴,留擅終南雨后青。&mdash;&mdash;元&bull;虞集《南野亭》

      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mdash;&mdash;明&bull;胡應麟《寄朱可大進士》

      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mdash;&mdash;清(按:此當作明,出題人有誤)&bull;王象春《游曲江》

     ?、矍叭艘赌鲜贰纷⒃娭小靶踅怼?,“劉巖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苯Y(jié)合這一注解,談談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015北京卷】(18分)

      醉翁操【1】 蘇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 ∽砦虈[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jù)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蕢:草筐?!墩撜Z&bull;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lsquo;有心哉,擊磬乎!&rsquo;”【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 “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 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17.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傧铝性娋?,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 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 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xié)律》)

      C.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 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

      ②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來寫琵琶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p>

      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歡“嘯詠”,除了本詞中的醉翁,陶淵明寫曾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2分)

      ②這首詞與歐陽修《醉翁亭記》有密切關聯(lián)。詞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嘯詠,聲和流泉”,呼應了《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表現(xiàn)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2016北京卷】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8題。

      西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zhuǎn)馬,數(shù)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xiàn)的黃昏時分。

      B.“初轉(zhuǎn)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diào)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zhèn)洹暗囊豁検? )(3分)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17.“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jié)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nèi)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訇懹卧谠娭蟹Q西村為“小桃源”,使人聯(lián)想到《桃花源記》,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

     ?、谧窇浲?,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nèi)容,如《書憤》 一詩中“ , ”一聯(lián),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

     ?、?《西村》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lián)是對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兩聯(lián)是對仗的,請寫出其中一聯(lián)。

      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題目答案

      2002答案:

      (1)BE (2)王之渙的詩不僅寫出了在顴雀樓上所望見的壯闊景象,而且包含著“登高才能望遠”這一人生哲理,境界顯得更加高遠。

      2003參考答案:

      (1)BE (2)(體裁)兩首詩都是七言絕句 (內(nèi)容)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與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fā)的對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 (寫法)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

      2004參考答案:

      12.(1)C(2)A 13.第一問2個要點.(1)贊揚的理由是,寫梅花、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xiàn)了神韻、精神品格、內(nèi)在特點。(2)批評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紅梅》詩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僅作了外形描寫。 第二問3個要點。(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2)“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寫出了白蓮的素潔、清雅;(3)“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征,未見紅梅的精神品格。

      2005參考答案:

     ?、?D“漏聲斷”表示夜深。 ② C“清笳亂起”是現(xiàn)實之景;“鐵騎無聲”是夢境。 ③ 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a、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 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2006答案

      12.(1)D E (2)第一問:感受到一種美好的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zhì)樸的友情。第二問:這種樂趣主要是通過“過門更相呼”至“言笑無厭時”六句對具體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現(xiàn)出來的。

      2007答案

     ?、?1分)賦 ②(2分)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xiàn)出來的。 ③(4分)婦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

      2008答案

      12.(10分) ①(2分)A ②(4分) 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qū)τ诠蕠某嗄懼倚摹?閱:見證。表出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 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4分) (1)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2)簡要分析:這首詩是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

      2009答案

     ?、?2分)D ②(3分) 蘇軾 辛棄疾 豪放派 ③(5分) 第一問:達觀、豪邁的胸懷

      第二問: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兩句,詞人不說自己的行程為大風浪所阻,而是抒寫作者想象的意象,水神懷著深情挽留他欣賞那美好的夕照景象。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對風浪阻遏行舟的情況,詞人處之泰然。

      【2010年北京卷答案】

     ?、貯 ②(要點)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解析:①“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fā)的基調(diào)”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感慨朝政昏暗,賢愚顛倒,世路艱難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老大無成,決心歸隱的憤懣。前四句景物描寫為全詩奠定了沉郁壓抑、悲壯蒼涼的感情基調(diào)。

     ?、谖簿涫潜驹姷脑娧?,詩人卒章顯志,抒發(fā)人生仕途坎坷艱難的悲憤之情。結(jié)合詩句來分析,“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兩句是說“人生亦如自然萬物,榮華易逝,有如東流河水一去不返,萬事盛衰不一,有如波瀾之起伏無?!保磉_了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際遇的感慨?!鞍兹昭卺迺?,浮云無定端?!币月淙盏挠鄷?徂暉)為浮云所掩蔽,比喻玄宗為讒邪所惑?!拔嗤┏惭嗳福准瑮g鸞?!币庵^“枳棘(有棘刺的樹木)本是燕雀筑巢之所,現(xiàn)在卻委屈鸞鳳去棲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鹓鸞所居,而今卻讓燕雀作巢占據(jù)”,來比喻賢愚顛倒、是非不分,“小人得志,君子失所”,揭露了統(tǒng)治者親信奸佞、壓抑賢才的罪惡,表達了詩人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也表達了詩人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際遇的激憤。

      【2011年北京卷答案】

      12.(1)B 本題考查對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能力。“生動形象并富于童趣”有誤。由“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可知賣餅兒生活之貧困與艱辛。“歌一聲”的叫賣透露出的該是生活的不易,而非“童趣”,語言平實而非“生動形象”。

      (2)答案:要點一:平實,沒有華麗辭藻,明白如話,通俗淺顯。舉例:“捧盤出戶”“市樓東西”等等,均無任何修飾之語。

      要點二:有韻味,寫景、敘事,蘊涵豐富。舉例:開篇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描畫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對賣餅兒生活際遇的同情與關懷。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憂餅冷”的心態(tài)表露,均語淺而意深。

      13.答案:第一問:教育內(nèi)容:(要點一)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要意志堅定,不畏艱辛。

      (要點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要點一)藝術性,以詩誡子,而不是枯燥說教。(要點二)形象性,以賣餅兒為榜樣,激勵自己的孩子。

      第二問:略

      【2012年北京卷答案】

      10、①【答案】C   【解析】三四兩句并非純寫晴天景色,十里籠晴苑是化用“臺城柳”典故,千條鎖故營則是暗指“細柳營”,這兩句主要目的是為了扣住“柳”這一詠寫重點。五六兩句也不僅是雨天景色,“風暖落花輕”應是晴天。更重要的問題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絕非以靜襯動,因為其中動景是飛燕落花,但本詩的核心書寫對象則是柳,如果說成是以靜襯動,則是以柳樹去襯托飛燕落花,主次完全顛倒了。相反,此處應是以動襯靜。

      ②【答案】DE 【解析】讀題干可知,本題需要選出的是用“嗅覺”表達“觸覺”和“視覺”,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覺”的概念,也應該知道此“香”絕非嗅覺上的香味。選項ABC寫的都是真實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答案】略   【解析】本題在題干要求里需要答出兩層次要點:1,任選上文一首詩或自選另一首詩,歸納概括出詩中的“景”和“理”分別是什么內(nèi)容;2,在此基礎上分析“景”與“理”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為什么從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過渡到下一層意思。考生須答全兩個層次,并且注意語言文字的流暢表述和層次感。字數(shù)需要達到要求。

      [2013年北京卷參考答案] ①B(“遺忘”錯誤理解了詩中的“仰”) ②在這首古風詩里,李白塑造了魯仲連倜儻風華,功垂青史,高潔淡泊的形象,從三個層面表達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褒R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amp;mdash;&mdash;在人才輩出的戰(zhàn)國時代,魯仲連尤其以高風亮節(jié),雄才大略而出類拔萃。這贊語表達了李白所艷羨,也是李白的才華自詡。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amp;mdash;&mdash;當情勢需要合力抗秦的時候,魯仲連應時現(xiàn)身,如明月出海,一掃霧霾,照耀天地,成就功業(yè),聲名遠播,千秋萬代為后人仰慕。這比喻與史實寄托了李白出世建功,名垂青史的雄心壯志。這是李白當下或表層的人生追求。

      [解析]

      [譯詩] 古風(其十)

      齊國素有風流倜儻的才俊,其中尤以魯仲連特別高妙。

      它就如一輪明月深藏海底,一朝涌現(xiàn)就展開璀璨光耀。

      擊退強秦的聲威振動天地,后人世代仰望那余輝朗照。

      把千金重禮看得很輕很輕,回頭向著平原君淡淡一笑。

      我也是個淡泊閑適的人啊,展開胸襟我們可以做同道。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amp;mdash;&mdash;當功成名就,魯仲連卻淡淡一笑,謝絕了重金酬謝。這種淡泊情懷,真可引為千古知音。這細節(jié)描述與直抒胸臆揭示出李白淡泊高遠的人生追求。這是李白終生或深層的人生理想。這首詩,詩人李白借助魯仲連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褒R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北憩F(xiàn)了魯仲連卓越的謀略和清高的節(jié)操?!懊髟鲁龊5?,一朝開光曜?!痹娙税阳斨龠B的出仕比喻為明月出海底,表現(xiàn)了對他的極高評價?!昂笫姥瞿┱??!币痪溆殖小懊髟鲁龊5住币痪涠鴣?,說明其光芒穿越時空,照耀后人,使人敬仰?!耙廨p千金贈,顧向平原笑?!边@兩句說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贈時,他卻推辭離去,足見他高尚的品格。李白就是以魯仲連為楷模,表達自己熱愛自由,渴望建功立業(yè),同時又希望自己也像魯仲連一樣淡泊名利,最終功成身退。

      【2014北京卷】答案

      14、①答案:C

      解析:本詩所寫明顯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②答案:BE

      解析:興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過描繪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當年燕子知何處”和“韋曲杜陵文物盡”均是在感慨當初繁華如今已經(jīng)不再,因此答案容易獲得,余下三句均為襲用杜甫原句進行單純的景物描寫。

     ?、鄞鸢福哼@兩句詩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時才能占據(jù)一叢竹林,頭戴小烏巾,過著像劉巖一樣的隱士生活”,運用典故,通過對韋曲春色描寫,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因此產(chǎn)生對歸隱山林的隱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達出對久圖官場功名而不得的厭倦情緒。

      解析:參照注釋和典故本身,知人論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詩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歸隱之懷在表面,厭倦功名之心則為根本。

      【2015北京卷】答案

      16.C

      【解析】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贊美歐陽修在瑯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選項C說是對醉翁的思念之情不準確。

      17. ①B

      【解析】A用龍吟虎嘯的聲音和萬籟百泉的秋音來寫觱篥聲;C是蜂和蟬來寫琴聲;D用白玉和黃鶯寫琴聲。

     ?、卩朽星星绣e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8.①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②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蘇軾的《醉翁操》上闋主要是通過描寫流泉的自然聲響帶來的美妙效果來贊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如首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寫瑯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聲若環(huán)佩,詞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意境。“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睆穆曧懰a(chǎn)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下片寫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醉翁亭記》則是通過描寫瑯琊山的四時景色抒發(fā)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答案】

      15.A

      16.B

      17.相同點:都寫鄉(xiāng)村風光和對鄉(xiāng)村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①《西村》側(cè)重寫自然風光,《游山西村》側(cè)重寫鄉(xiāng)村人情和古民風俗。

      ②《游山西村》還體現(xiàn)出深刻的哲理。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8.【答案】①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跇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

     ?、蹮o邊落不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或: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名句默寫與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jù)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及課文知識的積累答題,要注意錯別字的正確寫法。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猜你感興趣:

    1.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及答案

    2.歷年高考語文古詩鑒賞題目集錦

    3.近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目匯總

    4.歷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及答案

    5.歷年高考語文古詩情境默寫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