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宅男网站在线|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亚洲中精品级在线|午夜福利AA毛

  • <dd id="gf5jf"><th id="gf5jf"></th></dd>

    <cite id="gf5jf"><label id="gf5jf"></label></cite>
  • <div id="gf5jf"><listing id="gf5jf"></listing></div>
    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一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一語文 > 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2)

    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2)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

      《離騷》知識點梳理

      一、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zhǔn)則)

      10.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yuǎn)(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當(dāng)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

      3.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rèn)為)

      4.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②退將復(fù)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四、詞類活用

      1.鞿羈: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2.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3.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6.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余佩之陸離 (使動,使……加長)

      五、古今異義的詞

      1.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3.改錯: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jīng)濟困難)

      5.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今義:因災(zāi)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xiāng)或祖國)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2.唯昭質(zhì)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4.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5.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孔雀東南飛》知識點

      一、古今異義

      為仲卿母所遣,守節(jié)情不移 便可白公姥 可憐體無比 汝豈得自由 槌床便大怒

      本自無教訓(xùn) 舉手常勞勞 逆以煎我懷 阿母大悲摧.便言多令才 府吏見丁寧:恐此事非奇 尋遣丞請還 否泰如天地 渠會永無緣 便利此月內(nèi) 躡履相逢迎 逼迫兼弟兄 葉葉相交通 多謝后世人

      二、通假字

      終老不復(fù)取 箱簾六七十 雖與府吏要 蒲葦紉如絲 府吏見丁寧 摧藏馬悲哀

      合葬華山傍

      三、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從句法關(guān)系看,謂語動詞在句中總是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后,所以,如果名詞出現(xiàn)在動詞前,而句子已經(jīng)有明確的主語時,即可判斷名詞活用了狀語。)

      孔雀東南飛( ) 勤心養(yǎng)公姥( )

      手巾掩口啼,( ) 卿當(dāng)日勝貴,( )

      (2)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因為能愿動詞只能修飾動詞,所以,如果名詞前緊接能愿動詞時,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因為只有動詞能帶賓語和介賓補語,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兩個名詞連用,二者之間既非并列關(guān)系,也非修飾關(guān)系,其中必有一個活用成了動詞。)(按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所以,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同理,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gòu)不成偏正關(guān)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

      槌床便大怒( ) 自名秦羅敷( )

      謝家事夫婿( ) 交廣市鮭珍( )

      千萬不復(fù)全( )

      (3)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jié)構(gòu)表達使令式的內(nèi)容。)(意動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作意動,就是“覺得賓語怎么樣”,是在主觀上認(rèn)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經(jīng)??梢苑g成“以……為……”或“認(rèn)為……是……”或“把……當(dāng)做……”)

      .逆以煎我懷( ) 足以榮汝身( )

      便利此月內(nèi)( )

      四、偏義復(fù)詞:指由兩個今義詞或反義詞作詞素構(gòu)成一個詞,其中的一個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詞素只作陪襯,不表示意義,這樣的詞稱為偏義復(fù)詞。

      .便可白公姥 晝夜勤作息 .我有親父兄 .我有親父母 .逼迫兼弟兄

      五、“相”字的用法

      “相”是一個會意字,《說文》:“相審視也。從目以木。”本意是閉“目”看“木”,即察看。后來引申出其他義。

      (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有稱代功能。據(jù)句義代“我”、“你”、“她”、“他”、“它”。

      .會不相從許, 及時相遣歸,還必相迎取, 好自相扶將

      .嬉戲莫相忘. 誓天不相負(fù) .不得便相許 登即相許和 .躡履相逢迎 .

      悵然遙相望 誓不相隔卿 久久莫相忘

      (2)副詞:用在動詞前,表雙向動作?;ハ啵舜?。

      .相見常日稀 六合正相應(yīng) 葉葉相交通 枝枝相覆蓋 仰頭相向鳴 黃泉下相見

      (3)名詞:具有一般名詞功能。相貌,宰相。

      兒已薄祿相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動詞:具有一般動詞功能。審察,仔細(xì)看,幫助。

      伯樂相馬 無物相之

      六、文言實詞

      不堪:妾不堪驅(qū)使 不堪吏人婦

      徒:徒留無所施 徒有虛名

      謝:阿母謝媒人 多謝后世人 謝家事夫婿

      見:相見常日稀 君既若見錄 府吏見叮嚀

      迎:還必相迎取 明日來迎汝 不足迎后人

      區(qū)區(qū):何乃太區(qū)區(qū) 感君區(qū)區(qū)懷 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

      適:始適還家門 處分適兄意 適得府君書

      念:念母勞家里 念與世間辭

      卻:卻與小姑別

      令:便言多令才 豈合令郎君 莫令事不舉 令母在后單

      何:何意致不厚 隱隱何甸甸 汝今何罪過 作計何不量

      應(yīng):汝可去應(yīng)之 六合正相應(yīng) 零淚應(yīng)聲落 以我應(yīng)他人

      意:何意致不厚 吾意久懷忿 處分適兄意

      故:大人故嫌遲 知是故人來 故遣來貴門 故作不良計

      為:為仲卿母所遣 十七為君婦 為詩云爾 非為織作遲 阿母為汝求 始爾未為久 慎勿為婦死

      《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jié)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

      2.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意為“像”)

      (二)詞類活用

      A.形容詞作名詞:

      1.群賢畢至(賢,意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長咸集(少長,意為“少者”)

      3.無絲竹管弦之盛(盛,意為“熱鬧的場面”)

      B.名詞作動詞:

      1.一觴一詠(觴,意為“喝酒”)

      C.形容詞作動詞:

      1.齊彭殤為妄作(齊,意為“相同看待”)

      (三)古今異義詞

      1.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指判斷動詞“是”)

      2.茂林修竹(修,古義:長|今義:指修建處理)

      3.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連詞)

      4.信可樂也(信,古義:指確定|今義:指書信)

      5.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今義:指數(shù)次,從次)

      7.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guān)系連詞,和)

      8.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古義:指竟然|今義:指曾經(jīng))

      (四)一詞多義

      1.之:

      所之既倦(動詞,意為“往”,到達)

      以之興懷(代詞)

      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獨立性)

      極視聽之娛(結(jié)構(gòu)助詞,的)

      2.修:

      茂林修竹(意為“高”)

      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

      乃重修岳陽樓(意為“修建”)

      修守戰(zhàn)之具(意為“整治治辦”)

      3.雖:

      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

      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

      4.于: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連詞”)

      欣于所遇(意為“對”,介詞)

      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

      5.以:

      引以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

      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

      (五)特殊句式

      A.判斷句:

     ?、偎郎啻笠印?語意山構(gòu)成判斷)

      B.倒裝句:

      1.狀語后置:

     ?、贂c會稽山陰之蘭亭。

     ?、诋?dāng)于欣于所遇。

     ?、劢K期于盡。

     ?、懿荒苡髦趹选?/p>

      2.定語后置:

     ?、傺鲇^宇宙之大。

     ?、诟┎炱奉愔ⅰ?/p>

      《赤壁賦》知識點整理

      一、虛詞

      1. 而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zhuǎn)折)

      (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

      (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

      (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

      (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連詞,表修飾 )

      2. 之

      (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

      (2)凌萬頃之茫然(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

      (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

      (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8)吾與子之所共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

      3. 于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

      (2)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 )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 )

      (4)于是飲酒樂甚( 介詞,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詞,被 )

      (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詞,在)

      (8)托遺響于悲風(fēng)( 介詞,在 )

      4. 乎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形容詞詞尾)

      (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形容詞詞尾 )

      (3)郁乎蒼蒼( 形容詞詞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語氣詞,表示疑問)

      (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表示疑問 )

      (6)相與枕藉乎舟中( 介詞,在 )

      二、實詞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通“憑”,乘 )

      (2)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 )

      (3)舉酒屬客 ( 通“囑”,勸人飲酒)

      (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

      2. 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3)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浩蕩渺遠(yuǎn)的樣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義:循,依。

      3. 一詞多義

      (1)東 a順流而東(動詞,向東進軍)

      b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東)

      (2)望 a七月既望(名詞,農(nóng)歷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遠(yuǎn)看)

      (3)下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占)

      b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

      (4)如 a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

      b如怨如慕(副詞,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 ( 動詞,唱)

      b歌曰 (名詞 歌詞)

      c倚歌而和之 (名詞 曲調(diào))

      (6)長 a抱明月而長終 ( 永遠(yuǎn))

      b而卒莫消長也 (增長)

      4. 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向東)

      (2)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占)

      (3)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軍)

      (4)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名詞用作狀語,向南 )

      (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

      (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0)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 )

      四、文言句式

      1. 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相與枕藉乎舟中

      3.定語后置

      凌萬頃之茫然

      客有吹洞簫者

      4.謂語前置

      渺渺兮予懷

      5.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賓語前置

      何為其然也

      而又何羨乎?

      而今安在哉?

      《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詞類活用

      1. 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2. 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有泉側(cè)出。 側(cè):名詞作狀語,在一側(cè)。

      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6.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 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 險遠(yuǎn):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yuǎn)的地方。

      11.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 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四、狀語后置句

      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五、多義詞

      1. 道

     ?、儆斜偷?路,道路)

     ?、趲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芎慰蓜俚酪苍?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2.蓋

     ?、偃粘醭龃笕畿嚿w(車蓋)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3.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埔怨势浜竺话U。(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

     ?、纫云淠巳A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善湮穆?。(代詞,它的,代仆碑)

     ?、湿毱錇槲莫q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蛣t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稳胫?,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

     ?、猩w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褎t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

     ?、壹绕涑?。(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觿t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找云淝笏贾疃鵁o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六、異義詞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shù)詞。

      2.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xué)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xué)問的人。

      4.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相當(dāng)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看過"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 "的還看了:

    1.高一語文必修一 二文言文知識點梳理

    2.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文復(fù)習(xí)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識點梳理

    147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