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10個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5%說明什么
前10個月,面對復雜嚴峻的外貿發(fā)展環(huán)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我國外貿保持穩(wěn)步增長,同比增長9.5%。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前10個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5%說明什么,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前10個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5%說明什么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5%。其中,出口19.71萬億元,增長13%;進口14.91萬億元,增長5.2%;貿易順差4.8萬億元,擴大46.7%。
海關總署統(tǒng)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貿發(fā)展環(huán)境,我國高效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穩(wěn)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xù)措施效應持續(xù)釋放,外貿頂住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保持了穩(wěn)定增長。
進一步看,前10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2.09萬億元,增長13.3%,實現兩位數增長,占我外貿總值比重也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同期,我國對東盟、歐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速均高于整體增速水平,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均增長。
李魁文指出,前10個月,我國箱包、鞋等產品出口增速超過20%,電動載人汽車出口翻倍,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八成左右,這在展現強大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體現我國出口的優(yōu)化升級。
10月份進出口增長繼續(xù)放緩
10月份,以人民幣計,全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長,連續(xù)第三個月增速環(huán)比上月下降。以美元計,三項指標同比均為負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yè)PMI指數降至49.4%,已連續(xù)兩個月處于收縮區(qū)間。日前公布的10月全球制造業(yè)PMI為49.4%,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xù)5個月環(huán)比下降。近期美、歐央行快速加息、地緣政治風險起伏不定,全球經濟已出現明顯下行勢頭必然對我國出口產生明顯壓力。
不過,單月進出口仍有結構性亮點。10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速為20.3%。王青表示,這一增速保持在高位,背后是今年初RCEP生效,關稅減讓安排、貿易便利化進一步降低了中國東盟開展貿易合作的成本。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伴隨去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數下滑,不排除11月出口同比小幅轉正的可能。不過,海外經濟下行態(tài)勢對我國出口的影響還會持續(xù)體現,加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的拉動效應總體上會有所弱化,以美元計,11月我國出口增速有可能徘徊在零增長附近,四季度穩(wěn)增長將更加倚重內需發(fā)力。進口方面,盡管10月大宗商品價格企穩(wěn),11月以來有所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價格因素對進口同比增速的拉動作用有限,預計房地產市場疲弱、疫情擾動和出口減速等因素將繼續(xù)抑制進口需求。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表示,在外需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盡可能穩(wěn)住內需或許將是政策著力的重點。在釋放內需釋放中,或存在兩方面的發(fā)力點。一是堅持“動態(tài)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的同時,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學精準,有利于為經濟活力的釋放和消費場景的展開創(chuàng)造條件。二是基建投資加大建設力度仍有望成為支撐內需發(fā)力的重點。
我國是多少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目前,中國已經與世界上124個國家和地區(qū)具有貿易伙伴關系。早在2013年,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同時,中國已經與世界上14個國家、地區(qū)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爾代夫、瑞士、哥斯達黎加、智利、巴基斯坦、東盟、秘魯、冰島、韓國、毛里求斯、格魯吉亞,以及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亞太貿易協定。此外,還有13份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中。
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4.2%,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7%。
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1.61萬億元,下降4.4%,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3.9%。
中美貿易總值為1.29萬億元,下降9.8%,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1.1%0
中日貿易總值為8463.6億元,下降0.3%,占中國外貿總值的7.3%0
在2021年,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前四名分別是:第一,歐盟;第二,東盟;第三,美國;第四,日本。
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與東盟貿易的崛起,原來美國是中國第二工大貿易伙伴,2021年被東盟取代了。2021年前5個月,東盟再進一步又取代了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